专题课件读懂“诗家语”,扫清鉴赏障碍
1边塞征战诗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2题。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其五岑参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其六岑参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从“蕃军遥见汉家营”,可以看出战前呈两军对垒的形势。从“暮雨旌旗湿未干”,则可知战事告捷有赖雨夜偷袭的成功。B.“满谷连山遍哭声”是夜袭时的实况,但诗人没有完全按实况的顺序安排,而是将这遍地哭声安排在描写两军对垒句前,这就产生了一种先夺其志斗志的效果。C.“万箭千刀一夜杀”展现夜袭的激烈战斗场面,字里行间充满刀光剑影;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D.结合第二首诗来看,“平明流血浸空城”表现战血和泪水相掺和,红成一片。在前句杀声哭声震天的描写后,出现这个红色恐怖画面,又产生了死一般沉寂的效果。E.“暮雨旌旗湿未干”一首写战斗结束后天明时的情景,“暮雨旌旗湿未干”与“平明流血浸空城”,都以“湿”的场面,显示出战事刚刚结束,杀气尚未全消。解析:B项,“在两军对垒句前”错误,应是“在两军厮杀句前”;D项,“和泪水相掺和”错误,应是“和雨水相掺和”。答案:BD2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答案:第一首,正面描写战争。蕃军从梦中惊醒,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血流成河。诗人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表现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第二首,侧面描写战争。诗人通过描写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去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暗示昨夜战斗的激烈,含蓄、内敛。2.咏史怀古诗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①再过金陵唐包佶②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石头城宋刘翰③④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吴宫:此指三国
1
f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A.金陵和石头城都指南京,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六朝古都。吴、西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都定都南京,故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