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体组的概念;3.掌握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理解多倍体形成原因及特点。(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教师讲:我们第一章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明确每种生物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谁能举出几个例子?(提出学生看教材)学生回答:洋葱细胞内有8对共16个染色体;水稻有12对共24个染色体;果蝇有4对共8个染色体。教师总结分析:只有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才能表现出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当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异叫做染色体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变异的概念:根据上面分析,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回答。老师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学生回答: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可以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就叫染色体变异。老师又问: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如何?学生回答:(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阅读教材P85图55,引导学生总结出结构变异的4种类型:1缺失2增添3移接4颠倒老师粗略介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后,接着讲,在染色体变异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对生物新类型的产生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细胞内整套染色体数目的成倍增加或减少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比较普遍。我们重点探讨这一问题。(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组让学生观察果蝇的染色体图(图58、图59),并阅读染色体组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用多媒体教学出示制作的雄果蝇染色体组图解活动课件,银幕显示图59所示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老师问:果蝇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学生答:8个染色体,4个同源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ⅡⅡ、ⅢⅢ、ⅣⅣ),1对性染色体(雌果蝇为XX,雄果蝇为XY)。老师问:雄果蝇形成精子时必须进行减数分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f学生答:同源染色体要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要发生自由组合。接着银幕显示图74示意果蝇体细胞经减数分裂分别进入两个配子。老师问:两个配子中染色体数相等吗?分别是多少个?各是什么?学生答:相等。分别是4个,应该是X、Ⅱ、Ⅲ、Ⅳ和Y、Ⅱ、Ⅲ、Ⅳ。老师问:对一个配子而言,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吗?为什么?学生答:不同。一条一个样。因为不含同源染色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