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有机溶剂,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富集于食物链的脂肪组织中。环境中的二恶英相当稳定,在深层土壤中2,3,7,8TCDD的半衰期往往长达10a~20a,不管是在有氧条件还是无氧条件下,土壤中和底泥中的二恶英,几乎不发生生物降解3。但在有机溶
f剂中,如在环已烷、甲醇等溶剂中,用紫外光等照射会很快分解4。12二恶英的毒性1997年2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定为一级致癌物,其他多氯联苯二恶英、非氯代联苯二恶英和多氯联苯呋喃为三级致癌物。在对二恶英进行毒性评价时,国际上常把不同组分的二恶英折算成相当于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的量来表示,称为毒性摩尔量(TEQ)。某二恶英的浓度与其摩尔量因子TEQ的乘积,即为其毒性摩尔量TEQ。而样品的毒性大小就等于样品中所有TEQ的总和。国际卫生组织于1998年建议二恶英的限量标准为:每千克体重1pico~4pico(1pico10~12g)5,这比剧毒品氯化物的限量标准(每千克体重0005mg)还要低一百万倍。13二恶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恶英是一类脂溶性的化合物,极易在生物体内的脂肪组织中富集。二恶英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最长可在人体内积累7年以上6,对人体的许多器官和中枢、免疫和生殖系统等造成广泛伤害。最近的研究表明,二恶英还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不仅对接触的人体有影响,同时还会使他们孕育的后代产生畸形。2二恶英的产生机理在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垃圾中的含氯有机化合物如氯乙烯、氯化苯、五氯苯酚等物质,在适宜温度并在氯化铁、氯化铜的催化作用下与O2、HCl反应,通过分子重排、自由基综合、脱氯等过程生成二恶英类。这部分二恶英在高温下常常大部分会分解,如当烟气出炉温度800℃、且烟气在炉内停留
2s时,约999的二英会分解。在生活
垃圾焚烧过程中被高温分解的易产生二恶英的含氯有机化合物,在烟气中的氯化铁、氯化铜等灰尘的催化作用下于烟气中的HCl在
300℃附近又会迅速重新组合生成二恶英。因此要抑制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必须做到以
下几点:(1)保持炉内温度在100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2s,保持烟气中含氧比在6以上,可将所有的有机物燃尽;(2)抑制HCl、CuO、CuCl2的产生,尽量不燃烧含氯有机化合物,不使Cu氧化;(3)尽可能充分燃烧以减少烟气中的含碳量;(4)在烟气净化阶段采用急冷办法避开二恶英再合成的温度250~450℃;(5)采用袋式除尘器以搜捕二恶英颗粒。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