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的课程考试时间由全国统一安排之外,其他所有的考试时间安排均由各考点自行安排。考点的负责人必须是该高等教育机构的正式职员,同时具有管理标准化考试的经验。另外,各考点必须承诺保证考试的机密要求并按照ETS的要求实施考试。
二、CLEP的发展历史
1967年,随着大学委员会在全美建立了50个考点,CLEP才得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这被认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教育制度上的一个创新。虽然通过考试授予学分的想法在此之前已经提出了好多年,但一直没有成为系统化的思想,未被人们广泛接受。实际上,通过加快获得大学课程的学分而提前完成学业的概念最初是由伦敦大学于l836年提出的。该大学从未设立过常规意义上的班级,其主要功能就是为那些被证明有大学水平知识的人颁发学位,这些参选者通过考试展示他们的能力。l9世纪末,通过考试获得学分的想法传人美国,但直到第二次世纪大战结束前,赞同这个想法的人并不多。二战胜利了,成千上万的老兵回到家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连高中文凭都没有,需要在部队里接受教育培训之后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这种培训还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1950年代初期,哥伦比亚大学基础学院的副院长JackN.Arboli
o提出一项计划,允许那些没有高中基础知识的人在五个特定的专业方向上学习大学的课程。如果他在这些试验性的课程上至少达到了B级水平,那么将会获得和正规大学生相同的学分。于是其他大学也跟着效仿。l957年,哥伦比亚大学基础学院的院长公开提议采用伦敦大学的体制来为那些非正规学生提供获得学分的机会。正如所预料的,这个新兴的事业引起了异议,纽约州务委员会提出一项动议,认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来评估大学课程的学习水平,但通过考试获得学分的标准应该比课堂教学的要求高。1960年代开始,要求保证给予那些没有在大学学习过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以广泛的教育机会的呼声高涨起来,并且问
f题的焦点迅速转移到了诸如对教育测量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可行性等方面问题的争论。这场讨论产生的共识保证了几年后的以考试获得学分的项目的诞生,也吸引了那些最终实施CLEP的开创者们。1964年底,卡耐基基金会资助ETS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课程内容考试大学综合考试TheComprehe
siveCollegeTests,简称CCTs,它主要为两类人服务:没有受到正规大学教育但在通过课堂外学习想获得大学承认的人和那些希望能够在大学之间转移学分的学生。CCTs设计的考试内容覆盖了大学前两年的学习内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