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能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预习习惯,在学期开始的那1个月里,我会把上课前10分钟留给孩子们预习课文,告诉他们要怎样抓住重点预习。这样,慢慢地,就算我不再在课堂上布置预习任务,孩子们也会自己提前预习。这样不仅让我的课上得更顺畅,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吸收得更多、更快。
五、做笔记的习惯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语文这个知识面那么广泛的学科中,做笔记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但笔记怎么做?这就靠老师利用板书把重难点凸显出来,或是以听写的形式让学生记下来。再者,告诉孩子写在书本哪里,怎么写才美观。等孩子们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后,自然就会主动听重点、做笔记了。
六、专注做事的习惯
“小猫钓鱼”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做事不认真,不专注,就很难把事情做好。所以,要不断提醒孩子们,养成专注做事的习惯。
七、细心观察、动脑思考的习惯
观察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老师应该让每一位同学都学着逐步形成观察意识,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管是学习上的看题、做题,还是生活中的待人处事。观察,能让我们思路更清晰,犯的错误更少。
八、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做学问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只会害了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证明学习能也不弱。所以在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时,我们老师要心平气和地讲解,孩子们既然问了,那证明他没学懂;敢问,证明他有学习的上进心与勇气。面对这样有勇气、想学、敢问的孩子,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九、自觉反思的习惯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们学校把晚修前的时间设为“暮省”,这是有道理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哲理。不断反思不足,才能不断进步。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中,我们也要注意这一点,做错事后让他自己想一想错在哪里,自己找错误,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更快地成长。
十、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我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错题本,让他们把平时有疑问的地方或是做错的题目记下来,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拿来看一看。“温故而知新”,改正错题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只要孩子们能从小养成积累错题的习惯,以后,他肯定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学习高手。
十一、取长补短,共同学习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怎样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呢?这就需要引导孩子们有“群学”意识。孔子在《礼记学记》里表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