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圈点勾画,做批注,交流所得。
3师生交流下列问题: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无处不在》
小组讨论后明确:
(1)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1.这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
2.不能。因为南极地区非常寒冷,而
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得出的答
(2)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
为什么?作者经过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迁移。
答案?
3.能解开。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在地
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
(3)“板块构造理论”能解开恐龙无处不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并且有
有之谜吗?为什么?
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后来泛
大陆分裂成四部分,经过不断漂移,逐
(4)经过以上层层分析,作者得出了什渐形成今天大陆的样子。
么结论?
4.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
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
(5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5.本文的说明对象不是恐龙,而是为
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
合《被压扁的沙子》
理论的正确。
作(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被压扁的沙子》
探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小组讨论后明确:
究据是什么?
1.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
山说”。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灭绝的?
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
(3)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
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
明确: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
成果进行了介绍: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
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第2页共5页
f1.语言赏析:
小组交流探讨后展示对本文语言的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品读,体会两篇短文准确简练,浅显易
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懂的语言特点。
得多么天衣无缝。
明确:
(1)这一句补充交代了大陆漂移学说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
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