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任务】
主备人
朱陈利
单位
平邑兴蒙学校
教1.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适当了解“板块构造”等科学概念。
学2.比较两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角度,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及严密性。
目3.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标
重点
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析语言。
难点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课时一课时
课型自读课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
1六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其他学生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练习本上做。
遗骸.()蟾.蜍.(潮汐.()追溯.(漂.移()地壳.铱.()硅.(鸟臀.目()衍.射(
)褶.皱()骨骼.(两栖.()劫.难()携.带(
)2班级内集体讲评。
)3学生把纠错后的基础知识重点记忆,)强化书写2遍。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如下错误:)“遗骸”中“骸”读成“hài”;“蟾蜍”)中“蜍”读成“yú”;“追溯”中的“溯”
2.解释下列词语。
自遗骸:
主学
褶皱:
习追溯:
劫难:
致密:
天衣无缝:
读成“shù”。练习答案:1.háichá
chúzhěxīsùgé
piāoqiàoqīyīguījiétú
y
xié2.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3.文学常识填空。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阿西莫夫,
国著名的
作家劫难:灾难。
和
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致密:细致精密。
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3.美科普科学幻想
二次备课
第1页共5页
f1导入:
1.多媒体播放恐龙图片及资料(或学
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生展示收集的有关恐龙的资料)。
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恐龙是古爬行动物,种类繁多,体
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
明确
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
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
任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6500
务
万年前,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
2.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大的谜案。
2.认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1学生自由朗读两篇短文。
1.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2讨论交流从文中获得的知识。
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