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判断:方法一:染色体缺失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但基因突变不能,所以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其染色体结构,若染色体结构正常,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可能是由缺失引起的。方法二:选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数与白眼雄果蝇数比例为1∶1,说明没有因为染色体缺失而导致雄性纯合致死的情况,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数与白眼雄果蝇数比例为2∶1,说明有因为染色体缺失而导致雄性纯合致死的情况,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缺失造成的。3若已确定2中的变异是由缺失引起的,则选取乙组方案中的杂交组合产生的杂交子代为红眼雌果蝇数与白眼雄果蝇数比例为2∶1,让其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的概率为12×14=18。
答案:1数目2①中染色体结构②红眼雌∶白眼雄=1∶1红眼雌∶白眼雄=2∶1318
12.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实验3组:
第一组:DDTT×ddtt→F1自交→F2第二组:DDTT×ddtt→F1,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成幼苗,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第三组: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实验结果发现:3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1第一组F2中出现矮秆抗锈病的几率是________,矮秆抗锈病中能稳定遗传的几率是________。2第二组使用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组方法出现矮秆抗锈病后代是偶然的、个别的,它是DDTT通过____________来实现的。解析:1DDTT×ddtt→F1DdTt自交→F2矮秆抗锈病ddT_的几率是:14×34=316;矮秆抗锈病中能稳定遗传的ddTT占14×14316=13。2第二组使用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单倍体育种,其显著特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第三组方法为诱变育种,是DDTT通过基因突变成为ddT_来实现的。答案:1316132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基因突变
f13.遗传学上,将同源染色体中有一个是易位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称为易位杂合子,将同源染色体中都含有相同易位片段的生物个体称为“易位纯合子”。下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个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请回答:
1从染色体组成看,两植株中,正常的植株是_________________植株,从变异来源看,另一植株发生了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