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D.针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11.在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高度高达5500m左右,明显要比博格达峰的北坡雪线高,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因
素是
A.坡度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D.年降水量
【答案】10A11C甲、乙两图分别是“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据此完成12~13题。
12.植被⑥所在的自然带为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坡⑤自然带的形成是因为深居内陆B.乙坡山麓⑦自然带的形成是受盛行西风影响C.乙坡山麓⑤⑥⑦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甲坡①自然带受地形影响南北狭长
f【答案】12D13B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A.甲B.乙C.丙D.丁15.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
f答案:14D15C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下图为此次旅行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温带草原带④温带荒漠带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7.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海拔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解析:第16题,从北京至哈萨克斯坦沿途的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土耳其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发育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德国柏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发育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选C。第17题,该旅游线路位于中纬度,经历了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的过程,沿途自然带的变化主要受水分的影响,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选D。答案:16C17D秦岭东段支脉伏牛山系北麓重渡沟、植被覆盖率在98以上,且区内分布有800亩竹林,可与蜀南竹海相媲美。某中学地理夏令营来此考察,体验了沟内滴翠河和金鸡河沿岸“高峡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