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f自然带名称是A.热带雨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C2.图中,自然带相同的是A.b和gB.a和eC.c和gD.f和h【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类型。从图中可以看出,c为温带季风气候,g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答案】C3.自然带a→b→c依次更替,产生的基础是A.热量B.地形C.水分D.洋流【解析】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a→b→c依次更替,产生的基础是热量的差异。【答案】A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4~5题。
f4.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条件B.热量状况C.经度位置D.海陆位置【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两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因而热量状况不同,导致同一自然带出现的海拔不同。【答案】B5.甲山A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于生长B.地处阴坡,热量不足C.地处背风坡,降水少D.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
【答案】C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迎风坡7.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叶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解析】第6题,图中显示山地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则南坡为迎风坡;同时南坡7月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
f则南坡为阳坡。第7题,图中①7月等温线为3℃、②有雪线经过,则①②间为雪线以下的高寒荒漠带。【答案】6D7B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读“此次旅程线路示意图”,回答8~9题。
8.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温带草原带④温带荒漠带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9.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A.垂直地带性气候B.纬度地带性热量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D.经度地带性水分
【答案】8C9D读天山博格达峰部分垂直自然带谱,回答10~11题。
f10.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
B.荒漠带、针叶林带、草原带
C.草原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