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营养学基础三大营养物质和能量
人体是有多种成分构成的复杂有机体,从元素角度讲,人体含有六十多种元素,其中氧、氢、碳、氮约占人体总重量的96;从物质层面来认识的话,人体含有蛋白质、脂类、水等成分;从生理结构来看,人体是一个以细胞为基本构成单位,由组织、器官、系统等组成的生命体。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一切生命的表现形式,本质上都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分子是生物大分子,其基本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额20种(不包括胱氨酸),按人体是否能够合成可以分为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9种,他们是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条件必需氨基酸如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来,所以可以减少对某些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非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可以自身合成,不一定需要从食物中直接供给的氨基酸。
人体蛋白质以及各种食物中蛋白质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在营养学上用氨基酸模式来反映这种差异。所谓氨基酸模式就是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当食物中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与人体越接近,营养价值越高,如动物蛋白质中的蛋、奶、肉、鱼蛋白以及大豆蛋白等。其中鸡蛋蛋白质最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式,在实验中常以它最为参考蛋白。
由于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元素,当机体需要时蛋白质可被代谢分解,释放出能量,1g食物蛋白在体内约产生167kJ的能量。蛋白质消化从胃开始,胃酸先使蛋白质变性,破坏其空间结构以利于酶发挥作用,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小肠,有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使蛋白质在小肠中被分解为氨基酸和部分二肽及三肽,再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很多,包括胃肠道的动力。黏膜的吸收等。肠道中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除了来自食物外,还有来自肠道脱落的黏膜细胞和消化液等,每天约有70g。其中大部分可被消化和吸收,未被吸收的由粪便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人体不贮存蛋白质,所以必须将过多蛋白质脱氨分解,氮则由尿排出体外,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从而加重了肾脏的负荷,过多的动物性蛋白摄入,也造成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这样可加速骨骼中钙的丢失,易产生骨质疏松。研究表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