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线所示时,功率级的输出电流是比较大的,此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压降,与电源电压一起,作用于前置级,引起扰动,甚至产生振荡。还因负载电流流回电源时,造成机壳(地)与电源负端之间电压波动,而前置放大级的输入端接到这个不稳定的“地”上,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干扰。如将接地点改成图中虚线所示,则可克服上述弊端。
附图4-3
二、自激振荡的消除检查放大器是否发生自激振荡,可以把输入端短路,用示波器(或毫伏表)接在放大器的输出端进行观察,如附图4-4所示波形。自激振荡和噪声的区别是,自激振荡的频率一般为比较高的或极低的数值,而且频率随着放大器元件参数不同而改变(甚至拨动一下放大器内部导线的位置,频率也会改变),振荡波形一般是比较规则的,幅度也较大,往往使三极管处于饱和和截止状态。
f附图4-4
高频振荡主要是由于安装、布线不合理引起的。例如输入和输出线靠的太近,产生正反馈作用。对此应从安装工艺方面解决,如元件布置紧凑,接线要短等。也可以用一个小电容(例如1000PF左右)一端接地,另一端逐级接触管子的输入端,或电路中合适部位,找到抑制振荡的最灵敏的一点(即电容接此点时,自激振荡消失),在此处外接一个合适的电阻电容或单一电容(一般100PF~01μF,由试验决定),进行高频滤波或负反馈,以压低放大电路对高频信号的放大倍数或移动高频电压的相位,从而抑制高频振荡(如附图4-5所示)。
a
b
附图4-5
低频振荡是由于各级放大电路共用一个直流电源所引起。如附图46所示,
因为电源总有一定的内阻RO,特别是电池用得时间过长或稳压电源质量不高,使得内阻RO比较大时,则会引起UCC处电位的波动,UCC的波动作用到前级,使前
级输出电压相应变化,经放大后,使波动更历害,如此循环,就会造成振荡现象。最常用的消除办法是在放大电路各级之间加上“去耦电路”如图中的R和C,从电源方面使前后级减小相互影响。去耦电路R的值一般为几百欧,电容C选几十
f微法或更大一些。
附图46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与经验下2005328104854
、二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1检测小功率晶体二极管A判别正、负电极a观察外壳上的的符号标记。通常在二极管的外壳上标有二极管的符号,带有三角形箭头的一
端为正极,另一端是负极。b观察外壳上的色点。在点接触二极管的外壳上,通常标有极性色点白色或红色。一般标有
色点的一端即为正极。还有的二极管上标有色环,带色环的一端则为负极。c以阻值较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