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低碳经济趋势的深入发展,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一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逐步建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框架。
关键词:低碳经济,挑战,对策分析
前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的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纷纷抢占技术的先机和产业的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从长远看,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和健康和发展。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向低碳转型的起点和条件不同,追求的目标也有所差异。发达国家因为率先承诺量化减排,其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首先是减少碳排放,而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的成长期,其目标首先是发展,而且还要提高人均能源的消费水平,在当前阶段难以将气候变化政策主流化,只能通过降低能源强度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逐步挂钩。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一些压力和挑战。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因此,“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只能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在我国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有关方面预计,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挑战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