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增大,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这就要求SO2应难溶于B中的液体,故所盛液体为饱和NaHSO3溶液。4因为稀H2SO4与Cu不反应,所以当Cu与浓H2SO4反应到一定程度,反应就结束了,但仍有一定量的余酸和铜片,为证明有余酸存在,可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也可加入Na2CO3溶液产生无色气体,BaCl2和Ag粉无法证明有稀H2SO4存在。-114.183molL解析浓硫酸中的溶质硫酸除与铜反应外还有多余的硫酸与锌反应产生224L标准状况气体,因此,过量的硫酸为01mol,同时消耗掉的锌为65g,再利用锌置换铜后,固体总质量减少了75g,则锌发生置换反应时减少1g,故利用Z
~Cu~2H2SO4,从而可求出21mol-1与铜反应的硫酸为2mol,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2SO4==183molL。0115LAB
专题测评四B1.D2.C解析二氧化硫被催化氧化变为三氧化硫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3.C解析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A项错误;B项产生氧气;D项不产生气体;C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f4.D解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而品红溶液只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硫,不能除去;溴水具有强氧化性,但溴具有挥发性,因此吸收二氧化硫的同时也会挥发出溴单质;饱和碳酸氢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影响气体的纯度,而二氧化碳却不与碳酸氢钠反应。5.A解析A、B项中铜为单质,参加反应的硝酸有两部分,一部分起酸性作用,另一部分起氧化剂作用;C、D项中铜均为二价,故只需要消耗起酸性作用的硝酸;假设制取1mol硝酸铜,则用浓硝酸时起氧化作用的硝酸为2mol,起酸作用的硝酸为2mol,共消耗4mol;28而用稀硝酸时起氧化作用的硝酸为mol,起酸作用的硝酸为2mol,共消耗mol。336.C解析NH3易溶于水,C装置易发生倒吸现象,NH3难溶于四氯化碳,B装置可以防止倒吸。7.B解析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2-2-2-+-8.C解析检验SO4时,主要的干扰离子有SO3被氧化得到SO4和Ag与Cl反2-2+应可以生成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以及CO3与Ba也能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由2-+此判断A、B项均不能排除SO3;D不能排除Ag。9.D解析A项,二氧化硫不能漂白石蕊试液。B项,SO2与水作用生成H2SO3。C项,SO2不能与BaCl2溶液反应。D项,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时,恰好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品红溶液不褪色。10.C解析NH4Cl与O2不能发生反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