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事物的普遍联系B变化和发展C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观点是C
A取消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B夸大客观条件作用的机械论观点
C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正确观点D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外因论的错误观点
E相对论和诡辩论的观点
44矛盾的特殊性是指D
A每一事物的矛盾不包含共性B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C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D每一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E矛盾独立于事物而存在
45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论依据是CA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互作用的原理
E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46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久暂B事物变化的显著不显著
C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
E事物的状态是否稳定
f47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D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
48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C
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49发展的实质是D
A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B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0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
51“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这种观点属于C
A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B否定因果区别的诡辩论
C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D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52“否定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D
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53世界上各种事物可以相互区别是因为C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
54割裂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的观点是B
A物生有两B白马非马C自相矛盾D我思故我在
55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又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联系看是B
A一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