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诗歌的种种意象
一、意象渗透了作者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比自然界中客观的形象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诗人总是带着特有的感情看世界的,于是世界万物就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性,诗歌正是用这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性”的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二、常见意象分类1自然意象系列自然类的意象数量最多,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并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松柏:坚贞、孤傲的象征。桃、桃花:美好事物的象征(桃花源、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流水鳜鱼肥、竹外桃花三两枝)清猿:凄冷、寂寥情调的暗示语。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但也有例外,如贺知章与曾子圃两人的《咏柳》日:隐喻皇上或皇上的恩遇。王昌龄的“玉颜不及寒鸦色,有待昭阳日影来”、“日影”隐喻皇上的恩遇;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也是以“日”隐喻皇上。月亮:皎洁,柔和,圆缺轮回,盈亏有时,是诗人悲欢忧喜、聚散离合的永远寄托,(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写月的“登峰造极之作”、“诗中之诗”)。鹧鸪离愁别绪的同义语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夜闻归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哀鸿、流离失所的灾民: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象征不幸命运:天末彤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鸿雁传书:传送书信的使者。杜鹃也叫子规、布谷。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号望帝),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f古代诗歌中常以杜鹃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还啼血)。宣城见杜鹃花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