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高职教育出版中心的组成人员仅有三名,到今天员工人数已将近60人,所有的员工都共同努力,将追求卓越作为其奋斗目标。早在团队建立的初期,就明确了团队的追求目标:(1)将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作为其发展任务,做好高职教材建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助力;(2)寻求一种稳定、持续的发展模式。在该团队中,不只是充分认识到了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还将这种认识与其行为、事业目标统一起来,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下积极奋斗,这也是这一团队最为优秀的品质。这样优秀、团结的团队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社会责任的践行提供了重要基础。
该出版社选择以出版社为主导,吸纳高职院校加盟的方式,这种方式使编委会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在当时这种做法也属首创。
在当时,国内高职教育尚处于发展初期,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者等自身对高职教育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对高职教育与专科教育还没有明确区分,思维上存在较大局限性,而且高职教材编写也缺乏头绪。高职教材建设很难凭借单个院校完成。故此,采取这种联盟的方式,使各个院校都能派遣自己的精兵强将,汇聚众多高职教育人才,共同为高职教材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如果是基于当前的发展形势,这种规模庞大的编委会并没有太大的必要,但是结合我国当时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这种模式却是非常必需的,有助于提高高职教材水平。
此外,考虑到当时高职教材建设力量整体较为薄弱,而且各高职院校对高水平高职教材的需求非常迫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凭借其超前的认识,基于高职教育的清楚认识,为高职教材建设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并且明确了高职教材建设的思路,因此,其感召力是非常强的。很多之前彼此并不认识的高职教育人士,在这种感召下汇聚在一起,为高职教材建设付出努力。
而且在理想的驱动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所做出的努力也让人动容。在连续六年的时间,出版社一直没有盈利,为了能更快推出优秀的高职教材,推动高职教育的稳定发展,他们并无怨言依旧坚持,尽管遇到了种种阻碍,但是依旧未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从来没有将盈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是始终坚持将高职教育改革作为自身的使命、责任。对大连理工出版人来讲,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其行为的最终目标。
而且,大连理工出版人面对日益激烈的教材竞争市场,始终将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宁愿让自己吃点亏,而不愿意别人因此受委屈。
大连理工出版人所付出的努力、所彰显出的奋斗精神,对其合作主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