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担当
担当历来是评价人的重要尺度。一个人被称许为“有担当”的确不易。
何谓“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担当与人们关于责任、良心、价值、奉献、牺牲、勇气和才干等方面的思考联系在一起,从而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它既代表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履职尽责,也体现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海阔胸怀;它既代表着“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理想,也体现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我们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来区分担当,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去认识担当。“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普通百姓对担当率直快意的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丹心报国的担当誓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有志者身处困境自我担当意念的坦露;“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致力国际担当的庄严承诺。人生需要担当,有担当的人生才能尽显大气与豪迈;家庭需要担当,有担当的家庭才能拥有和谐与融洽;一个单位需要有担当的成员,有担当方能成就“经世之事业”;一个社会需要有担当的脊梁,有担当方能谋取天下的福祉。担当既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它在客观上有大小轻重之分,在主
1
f观上有承担与放弃之别。担当不仅是修身齐家的需要,更是治国平天下的需要。古往今来,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深刻认识和把握担当问题,做一个勇于担当、有所担当的人,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我们正处于一个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转变的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尤其需要勇于担当的精神。只有涌现无数敢于担当的人,我们的事业才会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1担当是时代的呼唤,承载使命要担当。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他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负有责任。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变迁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大至国家、民族,小到行业、单位,需要把握并解决的问题普遍存在,时代对担当的呼唤绵长而深切。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社会矛盾便会集中凸显。我国已步入这个社会“矛盾凸显期”。强化公共服务、实现充分就业、化解社会矛盾,减轻资源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