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事故范围扩大,减少环境污染。如果出现反应容器开裂或阀门断开,出现大量泄漏,自动报警系统或值班人员虽然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和处置,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并波及厂区周边范围。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并迅速配戴呼吸器,按操作规程,立即切断原料罐阀门、打开设备间通风系统,在通风20分钟后用水大量冲洗设备间;水厂应确定员工紧急疏散点,由一名负责人负责组织,按照领导小组的指令,随时参加救援工作。如果出现二氧化氯发生器意外爆炸,应按以下原则处置:a、水厂应将爆炸泄漏程度及危害范围报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决定如何进行处置。并根据事故状态,组织相关人员展开救援工作。b、如引发火灾或
f人身伤害,应及时拨打119、120报警电话和报告相关部门,并立即启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和送医。
(二)盐酸
1、工业用盐酸浓度30,为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强酸性腐蚀品,有刺鼻的酸味。不燃无爆炸,但与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时,产生氢气,有爆燃可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也可用大量水稀释。储存时应置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并注意防止包装或容器损坏。
2、盐酸泄漏后,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尤其盐酸不能与氯酸钠等物质混放。
3、应急处置如果盐酸出现泄漏,应迅速将污染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并对现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置人员应配戴呼吸器和防护服进入现场,不能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在出现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用水大量冲洗。在出现大量泄漏时,水厂应迅速报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决定如何进行处置;根据事故状态,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如果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救援工作或救援时有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人员伤害时,由公司向当地政府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救援。现场人员皮肤接触泄漏物时,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呼吸道吸入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应给氧并及时就医;误服时应立即用清水漱口,给服牛奶或蛋清并就医。
(三)、氯酸钠
1、氯酸钠无色无臭,强氧化剂,不燃,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可能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