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之情,还有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三、《拟秋怀诗》参考答案
1.(3分)D
2.(4分)评分要点:结合诗句(1分),解说虚词的意思(1分),具体分析虚词“于虚传处神”的特点(虚词与作者的口吻神情的关系,虚词对诗作思想内涵的作用)(2分)。
3.(6分)评分要点:诗人主张(1分),所受启发(1分),结合阅读或写作实际(2分),具体阐释(2分)。
四、《过辛稼轩神道》参考答案:
1.A应该是“太行天党”气势森然严肃,不应当是“阴郁萧森”。与“巫山巫峡气萧森”区分
2.D原句表达感情:英雄已为中原流尽眼泪,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伤感痛苦。D表现的是欣赏江山美景的喜悦。
3.(1)诗人使用秋云、岁晚、夜寒、青山、春暮等意象渲染了苍凉的氛围,借景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2)表现了辛弃疾渴望收复失地,却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痛,再加之作者对诗人的惋惜、对统治者的失望,全诗情怀悲壮感人。
【解析】题干提示从两个方向作答赋分,同时要关注作者张以宁对诗人辛弃疾所表达的感情。评分要点:结合诗歌相关内容(2分),分析其苍凉的意境(2分)和悲壮的情怀(2分)。
五、《最高楼》参考答案:
1B2C
3评分标准:解释“亦庄亦谐”2分;举例2分;分析2分。
答案示例:(1)“亦庄亦谐”是说《最高楼》的艺术特点。“亦庄”即庄重严肃,词人就如何看待财富问题训诫儿子,自然是个十分严肃的内容;“亦谐”即诙谐风趣。词人在谈论严肃话题时,并不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而是以轻松之语道之,如“葺个园儿”“作个亭儿”等句,读来活泼俏皮,妙趣横生。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2)“亦雅亦俚”是说《最高楼》的语言艺术特点。“雅”即端庄文雅(富有文采),如“须”“暂”“未曾”“葺”(“待”“更”)等,文词典雅精粹,落笔惜墨如金;“俚”即通俗易懂(口语化),如“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等句,纯用口语,毫不雕饰。“雅”“俚”浑然一体,显示词人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形成本词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
(3)“亦雅亦俚”也可以从用典角度答题,如:
56
f“亦雅亦俚”是《最高楼》的语言有艺术风格。“雅”即语言端庄文雅(富有文采),体现自本词大量运用典故,言简而意丰;“俚”即通俗易懂(口语化),词中虽大量运用典故,但化作口语,灵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