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查缺补漏题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12分)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1】守空堂。
壮齿【2】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1】块然:孤独貌。【2】壮齿:壮年。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
B“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
C“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边露出,“”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
D“披轩”两句写诗人夜不能寐,便开窗面对前庭,听得雁鸣嗷嗷。
2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
的一项是3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B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D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朱淑真《菩萨蛮》)
3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都有“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异同。(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3分)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1】。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2】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16
f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注:【1】:欢乐,乐趣。【2】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B.“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C.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D.最后两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且富含哲理。E.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