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数学课要教会学生思考
作者:翟立科来源:《新课程小学》2011年第02期
摘要:要让学生思考,关键要让学生感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活跃,适当、适量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学生之间的想法交流,可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开阔。
关键词:激发兴趣;巧设问题;相互交流
学习数学首先要教会学生思考,是职业赋予我们教师的重要使命,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那怎样教会学生思考呢?
一、激发兴趣,探新启思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于学习的对象上,使思维活跃起来。
在教“年、月、日”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抽象、概念多,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先出了这样一道题“小明的爷爷,到2008年2月29日过生日这一天,只过了18个生日,请大家想一想,小明的爷爷是多少岁?”学生听了趣味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就连不爱动脑的学生也积极思考,大家都急于知道答案。这时,我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及时引导他们进入新课,注重于平年和闰年的比较。通过对比,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特点,学生很快发现,爷爷的生日是2月29日,他过了18个生日,应该是72岁。
二、巧设提问,促思益智
适当、适量的提问,能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开发智能,使学生在多想和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比如我在教“圆的周长”时,当学生理解什么是圆的周长概念后,启发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我是这样设问的:
师:你是怎么测量圆的周长的?
生:我是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师:如果要测量学校的大圆形水池,你能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吗?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生:不能。
师:那用什么方法呢?
生:用绳子绕一周,再量出绳长,就是圆形水池的周长。
师:你能用绳子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演示:用一条棉线的一端拴上小球。然后用这条线运动起来,小球运转的轨迹形成圆。)
生:不能。
师:由此看来,用滚动法、绳测法测量圆的周长有局限性,那么,能不能探讨出圆周长的规律呢?
然后,我又做几次小球运动的演示,旋转时线的长度一次比一次长,并提出问题。
师:圆周长的长短是由什么决定的?
这个问题的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带入积极状态之中,使不会思考的人会思考,不爱思考的人喜欢思考。学生们很快就找出了“圆周长的长短与圆的半径有关”的规律,从而得出求圆周长的方法。
三、相互交流,诱发独思
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