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优化节能高效循环利用的低碳农业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3低碳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思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生产发展,农业发展又是生产发展的重点。农业低碳经济实现了高碳农业的低碳农业转变,是新农村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31低碳农业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谈论低碳经济时多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农业讲得较少。其实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各行各业都应当探索。中国农科院农业与可持续研究所所长林而达认为:低碳农业较广义的生态农业的概念还广泛。低碳农业不仅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农业生产,而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低碳农业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将低碳理念直入其中,全力打造有机生态农业。311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多样性技术)建立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实施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目前我们的主要发展模式有:(1)立体循环模式在种植业养殖业之间通过相互利用彼此间的终端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种植业及林业生产上的落叶秸秆等进行加工作为饲料,畜粪处理后作为鱼类的饵料。如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过程。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种植技术实现作物之间的间作套种,在有限的的单位面积内充分利用水光热和气候等自然资源进行复合式生产。如此可实现一个在空间和时间的立体模式种植,达到农业良性循环和低碳经济。(2)生态示范型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特色名牌农产品和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形成农业生产科研教育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基地。此种发展模式主要适合于城郊,以现代农业作为旅游主题以科技研发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于农业高校和当地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f(3)碳汇林建设林业作为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有效地发展。去年全国首个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在北京成立,广大新农村应把握良机,依靠国家政策支持,以近自然林业思想理论为指导开展造林活动,增强森林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