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会义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
②会状态。新农村建设的总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应该说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既要求经济发展,也要求社会发展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①朱秦取消农业税后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03②谢开勇童敬党王秀梅创新乡镇行政管理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J理论导刊2009042
f二
当前我国乡镇行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乡镇行政区划不合理
1983年,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恢复乡镇建制以后,各地在90年代初期对乡镇规模已进行过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些地方乡镇规模偏小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目前全国21000多个建制镇中。3万人以下的乡镇占大多数,人口密度很高的东、中部地区有些镇也只有一两万人①。乡镇规模小,乡镇个数就多,乡镇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也随之增加,直接加重了国家财政和农民负担。此外,乡镇规模小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不利于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就地向城镇转移。据统计全国2000万家乡镇企业中,仅有很少分布在建制镇上,90%以上的企业分散在农村,农村的工业化长期与城镇化发展相脱节,不能形成城镇的集聚效应,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乡镇行政管理方式落后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并未有根本上的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界定不清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不少乡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沿用传统的行政手段、计划经济模式对村委会创办的某些生产、服务项目指手画脚,对农民的各种经营活动给予行政指令,却不提供相应的生产、流通、技术方面的信息。其次,由于乡镇主要领导和各部都直接介人生产和经营活动,使乡镇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作为辖区内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决策者和规划者、各种利益的协调者、对工农业生产及经营活动的调控者和监控者的功能。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必然会导致乡镇行致工作方式上的一系列问题,诸如依靠行政命令,工作方法单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