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mL1mL砖红色很深1mL砖红色深1mL砖红色较浅1mL无砖红色试管2试管3试管4
A苹果组织细胞中含还原糖较高B.白菜叶肉细胞中也含有还原糖C.试管4中溶液为无色D.试管1~3中,溶液颜色渐变成砖红色解析试管4中有斐林试剂,溶液颜色为蓝色或浅蓝色;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的颜色反应,颜色渐变过程为蓝色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答案C10.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甲乙甲、乙混合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解析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溶液甲中的颜色变化可知其含有蛋白质;根据乙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可知其含有淀粉;甲、乙混合后,两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了还原糖,由此可知,甲溶液中含有淀粉酶,乙溶液中含有淀粉。答案D11.2015滨州检测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溶液甲乙溶质的元素组成C、H、OC、H、O、N等检测试剂①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砖红色②溶质的基本单位葡萄糖③
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B.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解析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根据表格分析,甲是还原糖,乙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答案D12.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如图
3
f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用50~65℃的温水浴加热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解析萌发的小麦种子可产生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还原糖,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生酶的量是不同的,30℃时酶产生量远大于20℃时,因此在提取液Ⅱ中产生酶的量远大于提取液Ⅰ,由此产生的还原糖的量:乙甲丙,因此用斐林试剂鉴定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uOH2的颜色。答案D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