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严格意义上说,北戴河不是海,是一个地名,在河北秦皇岛的渤
f海边上,三面环海,冬季不冻,是渤海沿岸一个著名的商业港和渔港,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因此而得名。现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所辖的一个区。因其山明水秀,凭海临风,海风细吹,海浪轻拍,风景独好,已成一处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1954年盛夏,毛泽东在北戴河边工作,边休养。一天,适逢下雨,海滨风浪很大,时而巨浪涌起。毛泽东这天兴致很高,要下海游泳,卫士长李银桥竭力劝阻他不要在这样恶劣天气下海游泳,毛泽东说: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于是他不但下了海,而且在波浪翻涌的海滨畅游了一个多小时。次日,毛泽东再次登临海边,望沧海,更觉洪波万顷,白浪滔滔。毛泽东抚今追昔,诗意方兴,遂纵笔挥毫,写下了这首不朽的名篇,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此词比曹操《观沧海》更具有深邃的历史感、辽阔的宇宙空间感和丰富的美学容量。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横空而来,以挟风带雨之势,如箭上弦,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的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万千。
这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地而海上,从上而至下。后三句则显示诗人伫立在北戴河海滨,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
f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淋漓尽致地烘托出大海的惊涛骇浪。上阕写景,景中含情,而下阕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
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使诗人联想起1000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的名作。词的下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洁而鲜明地勾勒出曹操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已经翻身做了主人,和曹操那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诗人的视野由北戴河一地驰目扩展到整个人间,景物依旧,人间却已更新,深化了诗词的意境和主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