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章绪论1、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核心课程。2、测量数据或观测数据是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传感器或其他手段获取的反映地球与其他实体的空间分布有关信息的数据。3、任何观测数据总是包含信息和干扰两部分(有效信息和干扰信息)。采集数据就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干扰也称为误差。4、观测数据总是不可避免带有误差。5、误差即测量值与真值之差。6、当对某个量进行重复观测时就会发现,这些观测值之间往往存在差异,这是由于观测值中包含有观测误差。7、误差来源于观测条件,观测条件包括测量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8、偶然误差即总是假定含粗差的观测值已被剔除;含系统误差的观测值已经过适当改正。在观测误差中,仅含偶然误差或是偶然误差占主导地位。9、在测量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0、根据观测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偶然误差(Δ)、系统误差和粗差()
三类。【

11、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
单个误差看,该列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然,具有一定的统
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如估读不准确)
12、系统误差包括常差、规律差、随机性系统误差。
13、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在
个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为某一常数,那么,这种误差就称为系统误差。(如视准
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仪器下沉、水准尺下沉、水准尺竖立不垂直)
14、系统误差的存在必然影响观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累加性,是影响巨大的。
15、粗差即粗大误差,是指比在正常观测条件下所能出现的最大误差还要大的误差。(误差
错误,消除粗差的方法:多余观测进行发现、剔除粗差。测量数据中一旦发现粗差,需要舍
弃或重测)
16、属于经典测量平差范畴。
17、如何处理由于多余观测引起观测值之间的不符值或闭合差,求出未知量的最佳估值并评
定结果的精度是测量平差的基本任务(研究路线)。
18、偶然误差概率统计理论包括偶然误差的分布、评定精度的指标、误差的传播规律、误差
检验和误差分析等。
19、测量平差的基本定义是依据某种最优化准则,由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测量数据,求定
未知量的最佳估值及精度的理论和方法。
20、测量平差即测量数据调整的意思。
21、P10公式225
22、方差和协方差
数字特征
23、测量平差的基本任务是处理一系列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