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集美家居等本土卖场开始了疯狂扩张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域家居卖场开新店的消息此起彼伏一场接一场的“开店拉力赛”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有的老牌家居卖场大举进军二三线城市还有多年来以经营家具为主的卖场也开始将触角伸向了建材。与之相对的是许多家居卖场生意冷清、难以维持最终不得不选择关店或缩小店面从而引发了“家居市场已经饱和”的争论。
中国的家居卖场大多数都是统一管理下的摊位制市场模式家居卖场的老板原则上讲是房地产老板而各个家居企业只是租赁部分摊位。于是随着零售终端白热化的竞争被无限加剧租金的上涨不断挑战企业的运营成本底线加重了家具制造企业的流通成本损耗消费者的消费价值。
然而扩张是把双刃剑。走商业地产套路的家居卖场一方面向业内外展示企业实力的同时另一方面急速扩张也带来了家具、建材企业不堪重负的现状。
目前中国成规模的家具企业达8万家。这些企业的现状是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处在制造工厂模式销售渠道大部分由经销商掌握而大部分经销商又要听命于手握零售渠道的连锁大卖场。
经销商遭到卖场“捆绑式”发展利润不断减少而卖场在大肆扩张在重点城市已经出现过剩的现象在这些卖场里品牌大部分在赔本。卖场可以用旺
f店的业绩来抵消新门店或者业绩差的门店的亏损但是品牌商和经销商却无法承受这样的亏损压力。
因此多位厂商及经销商表示如今渠道扩张得太快厂家和品牌的资金已经跟不上但受制于捆绑式的合作和卖场的强势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走。
总而言之传统的渠道模式已经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家居卖场的扩张需要更多的理性。如果卖场无序扩张租金上涨成本增加经销商难做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从而形成市场的混乱并最终带来行业内的从新洗牌。
家居行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家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家居产业造就了日益扩大的市场。
今后家具行业面前的最大机会是国内的城市化建设。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是45国外发达国家是70到2030年中国可能达到70到80的城市化率。今后十年中国住宅建设将突破60亿平方米年均6亿平方米。仍处于住宅改善期的中国每年约有10的家庭需要装修和添置家具。每年约有1000万的农民将变成城里人。今后几年中国家具年增长将超过10。
其次中国家具出口增速保持在平均每年30以上全球家具贸易快速增长。根据海关总署的记录2010年1月11月我国家具出口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327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