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

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

过分析和评价光绪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
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让学生学习维新与价值观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时局图》:戊戌变法前所面临的政治局面。
2教师提问: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维新变法拉开序幕
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公车上书。
教师强调: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19的开始。随后提问:公车上书提出了哪些主
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张?其结果是什么?
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学生回答:主张是拒和、迁都、变法。这
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却轰动了京沪。
于水火之中谈一谈你的看法、想法。请233教师过渡:从公车上书这一事件中,我
位学生回答。(随机让学生回答)
们可以看出,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
和大家一样,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戊戌变法。
产阶级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那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二人又进行了哪些运动?
学生回答: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二、新课讲授
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展示康有为、梁启超的照片。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列举一些著名的学会和报刊?并说说它们宣传了哪些思想观点?
1
f学生回答:著名的学会有强学会、农学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历时103天
会等;主要报刊有《时务报》《国闻报》。的变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其中《时务报》宣传了梁启超的“法者,天
6教师展示:图片《谭嗣同殉难图》《谭
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力行嗣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