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扣诊无明显反应;(3)松动度不大;(4)移动的牙位或颌位效果明显;(5)X片显示:矫治牙的根部牙周无异常。
3牙齿倾斜移动的主要组织反应(1)单根牙其牙周其变化呈现2个压力区和2个牵引区;双根牙的牙周组织出现4个压力区和4个牵引区。(2)近牙冠区与对侧根尖区的牙周组织是承受着同一种性质的矫治力。(3)一般牙支点的位置被认为是在牙根中13与牙根尖13的交界处。如自唇侧加力于前牙时,牙冠向舌侧倾斜,这时唇侧牙周组织变化上下不同。支点冠方的牙周膜纤维拉紧伸长,牙周间隙增宽,骨质增生,支点根方的牙周膜纤维压缩松弛,牙间隙减小,骨质吸收。舌侧的变化则与之相反。(4)倾斜移动的最大压力与张力区是在压根尖和牙颈部。
4、简述II类牵引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1)内收上前牙,前移下前牙;(2)伸长上前牙以及下颌磨牙;(3)增加支抗;(4)纠正II类磨牙关系;(5)前移动下颌,对上颌轻微畸形抑制;(6)骨性III类病人术前去代偿。5、邻面去釉的适应症(1)轻中度牙弓间隙不足,特别是不宜拔牙的低角病例;(2)牙齿较大,或上下牙弓牙齿大小比例失调;(3)口腔健康好,牙齿少有龋坏;(4)成年患者。
四问答题:10分牙性,功能性,骨性前牙反合的鉴别诊断如下:骨性牙性功能性磨牙关系:近中关系中性或较近中关系近中关系
fANB:小于0度大于或等于0度大于等于0度颌骨形态:异常基本正常基本正常前牙代偿:上牙唇倾代偿不明显CRCO不调,下牙舌代偿不明显下颌后缩:不可以可以可以面部形态:凹面型直面型直面型
五、病例分析(15分)(1)该患者的诊断:凸面型骨II类安氏II类错合,上颌III度拥挤,下颌II度拥挤,II度深覆盖,III度深覆合(2)治疗方案:拔除两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第二双尖牙,上颌强支抗,下颌弱支抗,直丝弓矫治器矫治。以解决牙列拥挤,排齐上下牙列内收上前牙,纠正前牙深覆合、深覆盖;调整磨牙关系至中性。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