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或事项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r
(7)、谨慎性原则(稳健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和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r
要点:A、指在选择方案时,考虑此原则r
B、具体体现有加速折旧法r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r
后进先出法(通货膨胀下)r
(8)、及时性原则。r
2、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r
(1)、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r
要点:会计凭证r
会计帐簿r
会计资料的内容财务会计报告r
其他会计资料r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r
要点:A、伪造会计凭证r
B、变造会计凭证r
C、伪造会计账簿r
D、变造会计账簿r
E、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r
3、会计核算的其他要求r
(1)、依法建账。可实行代理记账。r
(2)、会计核算内容r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r
b、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r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r
d、资本的增减r
e、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r
f、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r
g、其他r
(3)、会计处理方法:r
要点: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r
确有必要变更的r
变更的两条件:法律法规的要求或变更;可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r
(4)、会计年度参考会计基础r
(5)、记帐本位币参考会计基础r
(6)、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r
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r
(7)、会计记录的文字参考会计基础r
4、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参考会计基础r
5、登记会计帐簿参考会计基础r
6、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参考会计基础r
7、财产清查参考会计基础r
8、会计档案的管理参考会计基础r
r
四会计监督r
1、会计监督的概念:是会计主体对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r
2、分类:r
(1)、按时间不同分事前监督r
事中监督r
事后监督r
(2)、按监督的要求不同分政策性监督r
技术性监督r
(3)、按监督主体不同分内部会计监督r
政府监督r
社会监督r
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r
(1)、概念r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有关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和方法。r
(2)、监督主体r
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r
(3)、监督对象r
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r
(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