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投资者⑵债权人⑶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反映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假设
基本含义
具体内容
总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子公
会计主体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司、集团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人”
(不是投资者),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假设企业长生不老,不会破产固定资产进行历史成本和折旧
的基础
清算,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附注说明持续经营能力
会计分期
人为划分核算的区间段
会计年度1年会计中期<1年①月;②季;③半年
货币计量
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度量(实物记账本位币:一般是人民币
量度、劳动量度)
外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四、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
f1、会计确认基础:2、会计计量基础:
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计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计量基础
含义
举例
历史成本取得或制造所需要发生的各项支通常情况下采用固定资产购进时买价及相关杂
(实际成本)出
费作为入账价值
重置成本按当前条件重新取得,同样资产所⑴存货盘盈⑵固定资产盘盈
(现行成本)需支出
⑴存货的期末计价
可变现净值将其变现后获得的净价值
⑵资产减值时,可收回金额的
确定
⑴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
取得
⑵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
取得
⑶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
现值(P)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在的价值收入
⑷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
⑸资产减值中未来现金流量
的现值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
产入账价值,要
考虑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⑴交易性金融资产
⑵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交换⑶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
(市价)的价值
地产⑷股份支付
⑸生物资产
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