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参加县初中体育优质课比赛活动的几点感受与思考
罗田县实验中学雷忠于
我县“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县教研室主办,河铺双凤坳中学承办的全县初中体育优质课比赛在寒风料峭中如期举行。我有幸作为比赛活动的评委观摩了全部十四堂精彩的优质课,现将参加活动的感受和一点思考与同行们一起分享。
感受一: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均衡教育的发展使得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绝大部分学校都建设有规范的田径场、篮球场,体育设施配备精良。本次优质课比赛各单位都派领导陪同参赛,参赛选手有五十多岁的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有二十岁教坛新秀,还有一位女教师参赛,不仅体现了各学校对“课内比教学”活动的重视,也体现了对体育学科的高度关注。
感受二:每节优质课既体现了当前初中体育课的特征,又凸现了新课改精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等课改理念在优质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不同内容的优质课中得到有效达成。在课改初期,一些专家和学者发表一些偏执的见解,提出淡化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得运动技能教学问题成了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讨论焦点,也使得基层体育教师一度有些迷茫,甚至无所适从。我们知道,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它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如果没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其他学习领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健康目标就无
f法实现。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这次优质课比赛,我们大多数的选手都能把学习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能有机结合,不同程度地传授给学生一些体育运动技能,说明我们县体育课改正与时俱进,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感受三:参赛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本次初中优质课比赛,授课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水平四”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克服了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的低龄化或成人化的倾向,能根据学情对学生课外、校外体育锻炼提供帮助,与体育锻炼实际相结合,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如体育游戏、花样跳绳、健身拳、技巧、篮球、田径等教学内容,都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感受四: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科特性,符合运动生理学规律。本次优质课比赛的每一堂课,都能在准备活动阶段设计一些小运动量的辅助练习,逐步提高大脑皮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