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校辅导员考试基本知识(一)一、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各方面具体问题。3、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参与处理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4、落实好经困生的资助有关工作,组织好勤工俭学。5、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6、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7、组织协调班主任、两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8、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二、在高校里通过哪些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1、两课教学;2、教学过程的教书育人;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4、党团组织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建设活动;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6、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三、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1、了解和理解学生是德育教育过程的起点,了解才能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理解;2、培养骨干和积极分子,发挥班级集体的重要作用;3、正面教育引导和比较鉴别,正面灌输,说服教育,介绍分析,比较对比;4、激励与约束。树立典型,表彰奖励,批评处罚。四、大一阶段学生与二、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各有什么不同的社会特征?(一)、大一新生阶段:1、踌躇满志,缺乏远大理想;2、开始建立新思维方式,但还没有脱离中学阶段的习惯和意识;3、思想单纯,可塑性大;4、渴求知识,但专业思想不稳固;5、渴望温暖与友谊;6、要求自由和民主,但缺乏自治和自立能力。(二)、二、三年级阶段:1、人生观、世界观开始树立,但具有不稳定性;2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3、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4、层次和差别日益明显;5、性心理升华,开始追求异性和爱情。五、大学班级集体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德育教育中作用(一)、主要特征:1、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方式;2、共同的活动目标与行为规范、纪律制度;3、有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公正有效的行为调节机制;4、集体意志可以使成员为共同任务而努力,并对每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二)、作用:1、大学班级集体是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2、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集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