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病理学授课专业: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109(理论课58学时,实习51学时)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病理学是医学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并与各临床学科有密切的交叉联系。通过学习病理学,医学生可以掌握疾病的原因、发生机制、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形态和机能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从而为以后学习各临床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病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诊断以其客观性与准确性,被誉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病理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新医学模式的高质量医学专业人才服务,使学生通过对各类疾病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律的学习,逐步提高观察及分析思考能力,深化对各种疾病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为后续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病理学教学包括理论、实习、讨论、诊断病理见习等多种形式,要求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贯彻本大纲内容。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学时分配05学时
了解: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病理学的发展。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学时分配15学时
掌握:萎缩的概念、原因和类型;化生的概念、类型及意义。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的概念及形态特点。坏死的概念、类型、病变特点及结局。凋亡的概念及形态改变。
熟悉:肥大、增生的概念和类型。了解: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其他变性的类型、发生部位及形态特点。损伤的修复学时分配2学时掌握:再生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肉芽组织的概念、成分、结构、功能与结局;机化的概念和意义。一期、二期愈合的条件和特点。熟悉:上皮、血管、结缔组织的再生过程。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骨折愈合的过程。了解:细胞再生的机制。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学时分配:4学时掌握:淤血包括肺、肝淤血的原因、病变特点和后果。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血栓的形态、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概念、类型、血栓栓子运行的途径及对机体影响;栓子的类型。梗死的概念、原因、病变类型、影响和结局。熟悉: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形态特点、类型和意义。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