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学校发展规划
f根植“和”文化
一、和教育的提出(一)“和文化”的内涵
创建“和”教育
“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顺成也。道之本,形于礼而始于心。礼基为序,礼涵为尊。不可不从也!“天地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是在中华民族独有的处世观念,其核心文化思想,为一“和”字,经过5000多年的心心相传,已演变为一种精神,升华为一种境界。中国文化最感人的地方,是在超越世俗的崇高境界赞美天地自然、宇宙人生,并据此挖掘出人格心性的光辉。儒、道、佛三家各以孔孟、老庄、释尊为典范来教化众生,虽其路数有别但本质却相同。儒家的思想精髓是“仁和”,实践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和谐的整体,从而使人的力量无比强大,无坚不摧,无往不胜!道家的思想精髓是“自然”,实践于天、地、人、道之中,无为、贵柔。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是这种追求开辟了“独善其身”的另一片天地。释家的思想精髓是“真实”,实践于真、善之中,无常、无我。其实三家思想的本质就是“和”,只不过体现“和”的层次不同。道、儒、释三家,所表现出的“和”的三个层次,也正是中国文化的三个层面,即道法自然无为贵柔的层
f面;天、地、人和无坚不摧的层面;返朴归真无我的层面。仁和、自然为“顺”,返朴归真为“大成”,结合在一起就是“顺成”。(二)“和”教育的本质:”和”取义为“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即以智慧启迪智慧,用生命润泽生命,是对教师、学生的共同要求,即全面发展;“不同”是个性,是鼓励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与特色发展。“和而不同”,是既要求每一名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又要实现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力求使整个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合乎师生的个性,让每一名师生都能够充满自信与活力,获得主动、健康地成长。二、“和“教育的指导思想核心文化:和办学理念:生命奠基、诗意童年办学目标:教育高素质、师生高素质、学校高素质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和谐相处在规划中在体现“追求卓越、倡导幸福、敢为人先、尊重规律”的主导思想。追求卓越。三年内通过十项卓越工程,实现十个一流的目标。倡导幸福。将幸福植根于教育的沃土,让每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每位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这是新程街小学“幸福教育”
f的内涵。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感受幸福、幸福成长的空间,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在他们心中绽放;为教师们营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