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20mim停止各种麻药给入,接入静脉自控镇痛泵(pca),患者均在清醒状态下拔出气管导管。拔管指征:拔管前患者意识清醒,可听从简单的口令(如摇头);血流动力学稳定;肌力恢复完全;自主呼吸(不吸氧
f气)spo296持续5mim以上。13导尿术所有导尿管的置入方法均按教科书要求操作,实
验组在麻醉诱导前置入导尿管,对照组在全麻诱导结束生命体征稳定后置入导尿管。
14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根据患者躁动情况的轻重分为如下等级:0级,安静、合作,基本不躁动;1级,吸痰等刺激时肢体有躁动,用语言安慰可改善;2级,无刺激时有躁动,具有反抗表现,试图拔除导尿管等,需医护人员制动;3级,激烈挣扎,需多人看护。(2)观察躁动期间内的导管(包括静脉输液针头、气管导管、导尿管、手术引流管等)脱出情况,计算脱出率。
15统计学处理躁动情况的比较用秩和检验,导管脱出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躁动情况比较表1显示对照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级值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22两组患者导管脱出率比较表2显示对照组导管脱出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3讨论导尿管置入一般情况下均于手术日晨进行,但人的尿道有丰富的痛觉神经末梢,清醒状态下置入导尿管会导致尿道口的疼痛和膀胱痉挛。这种刺激会引起患者强烈的应激反应,致使患者加重对麻
f醉和手术的紧张和恐惧感。基于这种原因,有些医生常常于麻醉后置入导尿管,虽然可以降低操作的应激反应,但是有增加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情况。
通过比较观察,在我们的对照组病例中,有10例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极度躁动,并试图坐起要自行拔出导尿管,在我们适时拔除气管导管后,躁动情况未见明显改善,患者诉有憋尿感,要求拔出导尿管。有6例患者由于躁动而脱出导尿管后其躁动情况明显减轻,有2例患者即使脱出导尿管后仍诉有憋尿感,但无肢体乱动。而实验组中只有2例患者因导尿管刺激引起剧烈躁动。以上提示,全麻诱导后再行导尿管置入术的男性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比在麻醉诱导前置尿管者明显增多。
在麻醉状态下行导尿术,由于此时患者已无意识,对导管的刺激无任何反应,不能产生耐受性。进入全麻苏醒期,患者意识尚未完全清醒,不能用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对导尿管刺激无耐受性,会出现不适感,易引起躁动不安。而在清醒状态下留置导尿管,虽有即时的疼痛和不适感,但可使患者提前适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