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高龄或免疫
f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清洁-污染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
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需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污染手术:由于手术野严重污染,此类手术需预防性使
用抗菌药物。(五)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只适用于单用一种
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及难治性感染,联合应用后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以两联为宜。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遵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药物选择、给药时间、给药方法、疗程等规定。
(六)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七)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第十六条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
f(一)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主治医师及以下专业职称可使用;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职称可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可使用。医疗机构应根据本院具体情况制订分线药物目录,并定期调整、更新。
(二)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一天用量。
(三)在经验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参照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督管理措施:(一)医院须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分析总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二)建立抗菌药物耐药监测预警制度。检验科需定期汇总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向全院反馈,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三)建立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