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引子自19世纪中叶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几次对传统文化的省察和反思。但是一百多年省察和反思的结果,却是把中国近代落后的板子打在了传统文化的身上,传统文化承担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积弱积贫的一切责任,于是,蔑视、嘲笑、批判和否定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就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潮。但事实是,这种情绪化、非理性化的行为除了让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空前的摧残和破坏外,还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成千上万匪夷所思、滑稽可笑的人和事,留下了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这个民族去思考去反省的问题。进入90年代,中国政府作出了弘扬民族文化以振奋民族精神的政治选择,我们这个民族开始以理性的心态而不是情绪化的心态再次反思我们的民族文化,一百多年前先辈们提出的那些最基本的问题又再次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当然,对待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并非一切都好,一切都具有现代价值,它有精华,但也有大量封建糟粕的东西,如权力崇拜、个人崇拜,封建等级观念,专制主义、个人迷信、封建家长制、闭关锁国、践踏与人权、任人唯亲,唯书唯上,官本位,皇权思想,依附性人格,缺乏国民、公民意识,缺乏民主、法制观念,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科学精神,重农抑商,重义轻利,重群体轻个体,反对竞争,轻视效率等等。这些都是封建落后的东西,还对我们当今的社会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需要我们去判断去甄别去筛选去批判,但过去那种对传统文化不问青红皂白,一概怀疑、否定和批判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一百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艰难历程,我们发现,对传统思想骂了一百多年,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上来,回到了那些最基本的问题上来。一百多年来,
f检讨、省察和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不出“古今中外”四个字,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中,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换句话说,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还要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它的理由是什么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的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西方文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同样面临着中国化、民族化的问题。不“化”,就无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结果;要“化”,就无法回避悠久的传统文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