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汉动植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各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植物也被各国语言赋予各种特征和意义。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动植物而言,不同的文化则赋予不同的内涵通常一种动植物的概念意义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有时相互矛盾甚至意义相反。动植物词常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部分动植物词具有不同的褒贬含义。
(一)、无论哪个国家的语言在感情上都有爱憎褒贬之分但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所以对同一客观事物所反映出的认知和价值观念也会不同。
最典型的就是“龙”在中西文化的差异方面。“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因为“龙”是能呼风唤雨、飞天潜渊的神异动物后来变成华夏民族图腾的象征意象被赋予神圣、至尊、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汉语中也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都是褒义诸如“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对龙并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drago
”是一种能喷吐烟火、凶残可怕的动物它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它常常代表邪恶令人感到恐怖。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儿像“drago
”表示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
(二)、处于两种不同语言社会中的人们由于不同的社会阅历和风俗习惯很可能会导致观察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狮子(lio
)是英国的国兽,是英帝国的象征,印在国徽上,经常指威严不可侵犯者,是权威与力量的象征。短语如“toseethelio
s”其意思是指参观英国名胜。“alio
i
theway”就是中文通常所指的拦路虎。在中国文化中,狮子并没有这样的联想,与之相匹配的老虎(tiger)中国人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它是权势和勇猛的象征。“willow”柳在英语中比喻失落、死亡。“Wearthewillow”是失恋或哀悼心爱的人逝世的含义。在中国文化中,柳枝却是朋友分离时候的信物,一种离别之情的寄托,王维在《渭城曲》里面写到;“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了柳枝的依托,一种朋友见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
(三)、各民族在生活地域不同,因而接触到的生物也不同。泥鳅loach的体表很光滑所以很难捉住。因而我们常用泥鳅一词来形容世故、狡猾和不可靠的人。然而大多数说英语的国家没有泥鳅所以泥鳅就不能引起他们的这一联想但是他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