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特别是高校内部学术力量依旧薄弱,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了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权力集中在学校层面,学院、系的权力较小;其二是学校内部行政人员掌握着绝大部分权力,而学术人员的力量相对很薄弱。行政人员不仅可对行政事务行使决策权,而且对学术事务也可作决策。不少学校虽然也设立了负责学术事务的委员会,但这些委员会虽有审定职称、学位的权力,但在它上面,有行政性的领导小组,由行政人员预先规定不属于甚至有悖于学术性质的条条框框,使学术人员只能依这些条条框框投票审定,而审定的结果,不但需要行政审批方能生效,而且行政往往可以变更审定结果。此外,高校内部各个方面的制度有待创新,以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23关于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有学者认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政府与高校的法律关系;二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所面对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三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还有学者从涉及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主要的领域出发,提出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效的竞争约束;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绩效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增加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加强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建设。也有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改革的关键在于管理者水平的高地,所以狠抓高校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创新管理制度,实施职员工作岗位轮换制度、严格实行人才专业化制度。而近年来,一些学者更是结合政府管理和国外高校管理体制经验提出,减弱政府管理权限,加大政府服务职能;适当调整权力结构,形成高校“实体化”;扩大高校学术民主管理的权力,真正实施“教授治校”和“教师参政”;同时,加大后勤改革力度,促进“社会化”进程。
24关于国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有学者归纳发现,尽管国外高校管理机制上各具特色,但有很多地方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一是高校均有较大的自治权,其内部事务都由学校自己决定。二是高校内部的管理机构重视学术权力,都是采用的专门委员会制,而不是采取一种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化方式组成的管理机构。三是教授教师在大学管理事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都成立了主要由教授组成的机构,参与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
美国高校管理采用的是市场导向管理模式。是典型的分权制。这种分权制,是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