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交通事故痕迹和附着物部位。5345附着物的提取a沾附在小件物品及易分解车辆零部件表面的物质,应将有关物品和零部件全部提取。b沾附在车体或其它较大物体表面的固体物质,可根据物质性质,比如,油漆、塑料、反光膜、干燥血痕及人体组织等,可用刀片刮、镊子夹等方法提取。必要时,为防止物证丢失,可采用剪、挖、锯等方法将物证连同部分载体一并提取。c血液、油脂等液体物质可用滤纸、纱布或脱脂棉擦取。5346提取对照样品a当肇事逃逸车辆本身的物质或装载物遗留在现场时,勘查人员应将现场遗留物,细心提取,妥善保存。待查到可疑车辆后,从可疑车辆的有关部位,提取与现场遗留物外观相似的物质作为对照样品,进行比对检验。b勘查可疑车辆时,如果发现可疑附着物,应从被撞车辆、伤亡人体或现场其它物体表面提取对照样品,进行比对检验。
f535痕迹物证测量a对已确定的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应测量和记录交通事故痕迹的位置、长度、宽度、高度和方向,事故物证一般存在于交通事故痕迹处,只需测量和记录其位置即可。b测量记录车辆碰撞损坏变形形状及变形量(长、宽、高或深度)。c测量记录交通事故现场路面坡度、转弯半径、附着系数等情况。54地面痕迹勘验541地面轮胎痕迹a勘验地面轮胎痕迹的种类、形状、方向、长度、宽度、痕迹中的附着情况,以及轮胎的规格、花纹等。b逃逸交通事故现场应勘验肇事逃逸车辆两侧轮胎痕迹的间距和前后轮胎痕迹止点的间距,判明肇事逃逸车辆的类型和行进方向。在有电子监控设备的路段,应及时查询监控设备所记录的车辆信息。c勘验滚印、压印、拖印、侧滑印、搓划印分段点相对路面边缘的垂直距离、痕迹与道路中心线的夹角,痕迹的滑移、旋转方向及旋转度数。d滚印、压印、拖印、侧滑印、搓划印及痕迹突变点应分别勘验;弧形痕迹应分段勘验;轮胎跳动引起的间断痕迹应作为连续痕迹勘验,根据需要记录间断痕迹之间的距离。542勘验车辆、鞋底或其他物体留在地面上的挫划、沟槽痕迹的长度、宽度、深度,痕迹中心或起止点距道路边缘的距离;确定痕迹的造型客体。543勘验与交通事故有关的地面散落物、血迹、类人体组织等的种类、形状、颜色,及其分布位置;确定主要散落物第一次着地点和着地方向。544水泥、沥青、块石路面上的痕迹被尘土、散落物覆盖时,在不妨碍其他项目勘验的前提下,可照相后清除覆盖物再勘验。545根据需要制作痕迹模型,提取地面的橡胶粉末、轮胎的橡胶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