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j
顶点总位移:
uuj
j1
45
框架内力组合及最不利内力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类型
荷载布置内力调整451控制截面及最不利组合内力
f097
梁、柱控制截面及内力
及相应的
M
N
max
及相应的;Nmax
M
N
;Nmi
及相应的
N
M
;
,但M比较大(不是绝对最大)452荷载布置恒载活载
比较小或
比较大。
恒载布置
梁的活载不利布置
水平载作用方向风载及地震作用463梁端弯矩调幅竖向荷载下框架梁弯矩塑性调幅调幅理由梁端出现塑性铰-延性框架、强柱弱梁、有利抗震
f减少节点区负筋-便于施工节点并非绝对刚性-实际弯矩小于弹性计算弯矩调幅方法梁端弯矩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水平力作用下框架梁弯矩不调幅464框架抗震设计的延性要求延性结构
u3y
延性框架设计基本措施强柱弱梁设计原则延性结构延性框架设计基本措施塑性铰控制理论的基本要点:抗震延性结构应当选择并设计有利于抗震的塑性铰部位。所谓有利,就是一方面要求塑性铰本身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吸收耗散能量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这些塑性铰能使结构既具有较大的延性又不会造成其他不利后果。钢筋混凝土延性框架的基本措施:强柱弱梁-塑性铰应尽可能出现在梁的两端;强剪弱弯-避免梁、柱构件剪切破坏早于弯曲破坏,即剪切破坏发生在塑性铰出现之后;强节点、强锚固-避免出现节点区的破坏及钢筋的锚固破坏。强柱弱梁设计原则塑性铰出现在梁端,不易形成机构而发生破坏,可能出现的塑性铰数量越多,耗能部位越分散。应避免梁跨中与梁端同时出现塑性铰。塑性铰出现在柱上,结构很容易形成机构。柱是主要的承重构件,出现较大的塑性变形后将难以修复,柱子破坏可能引起整个结构的倒塌。
47
框架梁的设计梁的破坏形式与影响延性的因素梁的破坏形式影响
延性的因素框架梁的配筋计算抗弯钢筋抗剪钢筋截面平均剪应力控制框架梁的配筋构造要求梁的破坏形式弯曲破坏:箍筋多、纵筋少,竖向裂缝。剪切破坏:纵筋多、箍筋少,斜裂缝。影响延性的因素
xhb0ss
x当hb0
fy
1fc
在02035时,梁的延性系数可达34。影响混凝土压区高度(延性)的一些因素:受拉钢筋数量减少,压区高度亦可减少。受压钢筋数量增加,即双筋截面可使压区高度减少。截面形状,试验证明T型截面可减少受压区高度。抗弯钢筋受弯承载力计算参同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教材;
xhb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