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绘画大师毕加索
作者:冉剑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04期
毕加索是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面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一画上,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一般说来,《亚威农少女》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而立体主义运动则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谓的分析立体主义,画家们继承塞尚对绘画结构进行理性分析的传统,试图通过对空间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组建一种绘画性的空间及形体结构。1912年以后,立体主义运动进入第二阶段,通常称为综合立体主义。此时在画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体仍然支离破碎,只是更富于装饰性。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肌理变化,并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现实,何者是幻觉的问题。立体主义虽然是绘画上的风格,但对20世纪的雕塑和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就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