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废物的管理程序,421指定专人负责和协调感染性废物的管理。422确定感染性废物的产生地并确定废物的成份及数量。423建立有关减少废物产生的文件。424建立隔离、包装、转运、保存和处置程序。425建立审核及质量保证程序。426建立有关废物管理培训、紧急情况处理和安全操作等的程序及相应文件。427有关操作要求文件化,要有记录。
f43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潜在危害的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和防护服。对有多种成份混和的医学废料,应按危害等级较高者处理。处理含有锐利物品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
431隔离:有关单位必须对临床实验室可能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加以确定,并采取安全、有效、经济的隔离和处理方法。必须由专业人员严格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废物,一旦分开后,感染性废物必须加以隔离。
432锐利物:锐利物品包括针、刀和任何可以穿破聚乙烯包装袋的物品。实验室应尽量减少使用可生成锐利物的用品。采用有皱的包装材料包装易碎的玻璃和塑料制品,在包装中同时加入吸附性材料。针或刀应保存在有明显标记、防泄漏、防刺破的容器内。433标签:已经确认的感染性废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所有收集感染性废物的容器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或使用“红色”容器。装有锐利物品的容器在任何时候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所有运输未经处理的感染性废料的容器上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434包装:所有的感染性废物都必须进行包装,并应依据废物的性质及数量选用适合的包装材料。应使用红色或桔黄色聚乙烯或聚丙烯包装袋,并应标记有感染性物品。有液体的感染性废料时,应确保容器无泄漏。44处置:感染性废料的处置即减少或限制其潜在致病性的过程,灭菌和焚烧是最常用的处置方法。处置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染,使病原体数量减少到致病水平以下。441压力蒸汽灭菌:感染性实验室废物、设备和玻璃器皿均可通过压力蒸汽灭菌去除污染。至少每月应使用一次生物指示剂(如: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孢子)监测处理效果。处理过程应保证在121℃进行(被处理物中心温度不低于115℃),时间60~90分钟(不少于20分钟)。442干热处理:由于不使用蒸汽而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和更高的温度以达到去除污染的目的。必须对要处理的废物进行标准化分类,以适应不同物体的导热特性。
f443气体灭菌:使用化学蒸汽如环氧乙烷也可达到灭菌效果,但费用较高,常用于不可进行压力消毒的器械或物品,并应确保感染性废物能充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