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描写是出自失落者的悲凉,努力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她找到了但她并不愿进去,因为她从这个家园中窥探到它本质的空泛和无情,她从这些人类恶疾,社会病态中见到了真正的人性悲凉,她小说中的传统女性摆脱不了根深蒂固的伦礼纲常和封建思想对她们的束缚,在长期的压迫和奴役下她们渐渐失去了独立的人格成为男人的附庸品。她们安于现状没有试图想要改变她们自身地位的意识,自身的性格心理等因素促使她们走向悲剧。张爱玲对于这些女性的描写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和桎梏,重获女性应有的自由、权利和地位,她反对神灵宿命论,认为女性是个体存在,是一个独立的人,应该坚持独立的自我,追求主体意识,从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
(二)对人性深度的探索
张爱玲于现实生活中努力的探求女性的位置,书写着身为女人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她以女性的身份进入写作,将读者带进她的女人世界,因而写出了身为女人的独立和尊严。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把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等意识作为女性觉醒的价值追求,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则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男权制度的决然反叛。张爱玲有着自己关于女性的理解,她本身就是自在、优美的存在者。在男权社会中她活出了女人的尊
9
f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严、价值。她笔下的系列女性形象,真切地传达了她对人生的特殊感悟以及对文化败落下人物命运的思考。她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当时的社会,“她以否定现代女性女奴角色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女性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告诉我们造成这些女性悲惨命运的是吃人的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12以七巧来看,她没有太多伦理意义上的价值,但假如我们从审美的视角去审视她由美到丑的变化,或许会感到她虽是可悲的但又是值得同情的,然而最终将导致她悲剧的无疑是吃人的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于她爱情的悲剧,与其说是她的情欲和金钱欲之间的冲突所致,倒不如说是她对自身和家人生存问题处心积虑思考之后无可奈何的选择。曹七巧并非是一位完全具有否定意义的典型形象,她的身上体现着人性的善恶美丑,并且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张爱玲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在现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女性主体意识的关照,已成为衡量现代文学审美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性别秩序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权中心主义观念决定了两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是:男性在社会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