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展等方面都难以达到与公办院校学生党建相同的工作效果。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党务队伍之困。民办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来源主要有二:一是退休返聘的公办高校教师,二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退休返聘的老党务工作者除了学院或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大多数选择把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以免影响人事关系。青年党务工作者以临时就业心态在岗,缺乏归属感,对组织学习和活动不够重视,导致年轻党务工作者流动性大,人员流失严重,工作队伍不稳定。各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主要以兼职为主,存在业务不熟悉、工作不到位等现象。党务工作者的不稳定使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两个隐患:第一,组织发展工作不规范。由于不熟悉业务,党务工作者在发展学生党员时没有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对发展学生党员所需要准备的材料一知半解。因此,在学院党委组织材料审查时,存在材料不合格、程序不规范的现象;第二,党支部组织生活效果不理想。党的组织生活是对学生党员实施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形式。民办高校的党务工作者由于业务不熟悉,在组织生活时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既不能调动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发展层面的困难(一)学生党员发展的名额限制。民办高职院校的党组织一般都隶属于省、市教育工委组织处,学院虽然有自己的党委,但在学生党员发展上权属有限,上级从把握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角度出发,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均有比较严格的名额限制。学生到毕业前夕一个班级也只有12人能发展成为党员或预备党员。这样“一刀切”的数量控制,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很难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利于把更多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名额限制造成一些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带着遗憾走上了社会。(二)学生党员所起模范作用有限。民办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一则因为学制短且实习期长,二则因为培养发展过程长,一名优秀的学生发展为预备党员时大多已是大三毕业前,基本上都已走上实习岗位。这样,低年级同学对其不了解,同年级同学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实习,因此,无论是对同级同学,还是对低年级同学来说,均与其接触不多。尽管这些学生党员自身具备发挥一定的先锋模范作用,但客观上范围有限、作用有限。(三)转接程序教育滞后影响党员关系转接。因为学生发展为预备党员时,基本已在社会实习了,这时候学生整天忙于顶岗实习、落实就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事务,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