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法治教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左权宏远学校王晓峰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在十五大提出的基本方略。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教应放在重中之重。邓小平曾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依法治教会使学生人人懂得法律,教师增强法制观念,学校管理有法可循,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安定和谐的良好氛围。一、依法治教,就要更新观念。更新观念,就是更新教师与学生的法制观念。改变教师是学生的主宰,“以人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改变教师为教育学生而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的错误做法,建立全新的以人为本位,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制观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就能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和法制观念;就能增强对依法治教的认识。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民主、平等还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课堂上没有暴力、没有斥责,充满着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更新学生的观念。就要更新“我还小,法律与我无关,我把学习
1
f搞好了就行。”的错误观念。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少年强则国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任重而道远,青少年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是承担不起这一重任的。改变这种错误观念,就要让学生认识“法”离我们远不远。通过法治课的教学,结合我们身边的实例,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学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法,在生活中用法,认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提高学法、护法的自觉性。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依法治教,要深入学习,以普及法律法规为目标。学习是个人成长的内驱力。文化知识的获得,法制观念的提高,往往是与学习离不开的。以课本为载体,以教师为核心,是普及法律常识的关键。法律法规的落实,依法治教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用法律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以学校为主阵地,领导、教师以身做则,按照法律办事,学生积极参与进去,邀请派出所干警讲解法律法规知识,形成一个积极的、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