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1疫苗分类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第一类疫
苗和第二类疫苗。11第一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12第二类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2疫苗使用规定21第一类疫苗21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儿童常规接种疫苗和重点人群接种疫苗。2111儿童常规接种的疫苗包括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IPV)、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DTaP、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DT、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风疫苗,MR)、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MMR、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L)、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HepAI)、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JEL)、乙脑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JEI)、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MPVA)、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MPVAC)。2112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包括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预防接种的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出血热疫苗,EHF);发生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时,对重点人群应急接种的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炭疽疫苗,A
th)和钩端螺旋体疫苗(钩体疫苗,Lep)。
f212省级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辖区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
疫状况等因素,可以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接种的疫苗种类或剂次,疫苗的使用原则依照有关部门制定的方案执行并报国务院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备案。213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疫苗
在疫苗针对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疫苗的使用原则依照有关部门制定的方案执行。214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对象、接种剂次及间隔、起始月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和剂量,按照国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的免疫程序执行。215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原则
215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