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鲧禹治水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片汪洋”等词语。(2)读懂故事,了解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与办法,以及他们的精神品质。(3)抓住文章中关键词句进行品析,体会其表达的效果。(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练习讲述故事。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读、辨析、组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历解释词义。(2)边读边想、读议结合,以读促悟、理解课文内容。(3)删繁就简,抓住重点词句深入品析,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鲧禹父子为民造福、勇于奉献的精神。(2)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2、难点: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赏读,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3、关键:弄清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与方法。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激情导入1、教师出示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图片,学生认真观看。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教师小结导入: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代时,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4、教师板书课题:鲧禹治水。5理解课题,认识人物。(1)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2)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3)治水:治理洪水,为人类造福。(从观看图片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绪,为理解课文、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作好铺垫;而对课题的理解为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大意打下了基础)二、提纲引路,自学课文1、自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3、给个自然段加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解疑,4、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出示提纲,引导学生分步骤自学课文,使学习的过程目标准确,且由浅入深有序进行。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教师的引导是永远不可或缺的,它是学
f生有效学习的决定因素)三、自学反馈,互动交流1、分段指明轮读课文。2、集体评议,及时纠错正音。3、教师强调字词难点。(1)字音:“壤”声母是r,读第三声。(2)字形:“壤”右半部分笔画r